今年以来,余家坪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“党建+”思路,围绕“1234”(“1”即一个主题:抓党建促发展。“2”即两个意识:书记抓党建的主业意识和人人都是党建员的主体意识。“3”即抓好三项工作:学习教育、活动载体、标准化建设。4”即四个结合:党建工作与精准扶贫工作相结合,与“一村一品”产业开发工作相结合,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,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结合。)抓党建,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,助推党建工作提质增效,全面提升。
一、学习贯彻《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》及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
余家坪镇党委通过召开党委会、党员大会、书记讲党课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《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》,采取六项措施,认真贯彻落实《条例》精神,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,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。
(一)强化学习抓教育,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质。一是突出党性教育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,开展“梁家河”学习会,促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、政治上、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。二是突出廉政教育。开展“纪律要求什么,约束什么?我该做什么,怎么做?”专题大讨论,组织党员干部到全县党员廉政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教育,提高廉政意识,促使党员干部,坚定理想信念,常怀律己之心,常思贪欲之害,筑牢思想“防火墙”、“防汛坝”。三是突出主题教育。将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与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相结合,重点开展“强党性、严纪律、鼓干劲、比贡献”系列主题活动,通过志愿者、矛盾调处、文艺送学“三支党员小分队”开展各类服务活动200余次,调处纠纷30余件。
(二)找准差距补短板,提高党员干部服务能力。一是对照先进补短板。一方面,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郑德荣、钟扬、李泉新等同志的先进事迹,另一方面,学习身边带头致富先进人物米国清、全省脱贫攻坚先进村干部王闫华、全市脱贫之星张海琳等的先进事迹,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客观分析存在问题,围绕目标找差距、补短板。二是对照反面典型强警示。结合《冯新柱案“以案促改”》典型案例,全面剖析,算好党员干部“七笔账”,强化警示教育。三是召开会议找差距。召开机关作风整顿点评会议,寻找问题,剖析根源,促使党员干部,找顾全大局、执行民主集中制上的差距;找贴近百姓、服务群众上的差距;找克已奉公、廉洁自律上的差距;找迎难而上,拼搏奋进上的差距;找开拓进取、求真务实上的差距,进而增强廉洁自律意识。
(三)健全制度抓管理,树立党员干部良好行为规范。一是制定标准强管理。对照《延安市农村党建标准》进一步细化制定《余家坪镇农村党建标准》,严格执行“五好”党支部标准,制定镇村好干部十条标准、支部书记五条标准、干部管理四个“从严”,加强干部管理。二是严格制度转作风。进一步修订《党员干部管理制度(试行)》、《干部请销假管理制度》、《机关干部上下班制度》、《工作队请销假报备制度》,严格执行《村干部值班坐班制》、《重大事项票决制》、《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》等,促使党员干部形成良好行为规范。
(四)强化分工夯责任,提高党员干部团结意识。年初,结合党委全盘工作及党员干部个人特长优势,进行划片包块及单项分工,坚持和发扬“分工不分家、遇到问题共同抓”的优良传统,树立“一盘棋”思想,强化识大体、顾大局的意识,促使党员干部主动服务于加快发展这个第一要务,胸怀全局,找准位置,打总体仗,做到一个目标一条心,一个声音一股劲,增强整体效能。
(五)强化考核促成效,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。一是建立研判机制。结合“双诺双评双公开”、“党员评星定级”等,不定期研判党员干部履职情况,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优树模、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。二是建立正反典型通报曝光机制。严格执行“月督查、季研判、半年讲评、年终总评” 工作机制,结合当前工作重点,不定期通报工作情况,对履职突出的党员干部进行全镇通报表扬,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干部进行批评教育,并将通报结果张贴“光荣榜+曝光台”,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热情,起到了红脸出汗,推动工作的效果,全镇形成“追赶超、比贡献”的良好工作氛围。
(六)突出服务转作风,树立党员干部良好形象。镇党委始终坚持“我服务、你幸福,你幸福、我满意”的理念,不断创新载体,打造服务型党委。一是支部引领,探索发展模式。探索“支部+基地+合作社+农户”、“支部+家庭农场+农户”、“支部+协会+农场”、“支部引领、企地共建”工作模式,打造出新寨河油桃、庙砭“窑洞香菇”、刘家硷120亩企地共建川地葡萄等示范基地,带动全镇各项产业齐头并进。二是整合力量,创新服务载体。整合工作队、第一书记、镇村干部等力量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开创新时代、新担当、新作为良好局面。成立“崖头现代农业培训学校”,建起禾草沟村学农基地、崖头村党员试验田,党员做给群众看,党员带着群众干,掀起工作新浪潮。三是因地制宜,提升服务水平。结合农村留守、空巢和独居老人增加的实际,建起互助幸福院,解决老人吃、行、娱等问题,创造了“离家不离村、离亲不离情,抱团养老、就地享福”的农村低成本养老模式。建起红白理事服务中心,有效遏制了农村攀比浪费之风,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。建起乡愁馆,展示了深厚的人文历史和浓郁的乡土文化。
二、存在的问题
一是农村党员年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。主要表现为,年富力强和文化素质高的农村青年党员普遍较少,在家党员年龄较大,文化程度偏低,致富和带富能力不够强;二是党员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不够,个别党员党性意识淡薄,主要体现在个别党员对党的政策理论学习缺乏自觉性、主动性,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;三是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。个别村党组织服务意识不强,干事创业动力不足,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够好。
三、意见、建议
1.加大农村党员发展比例,为农村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。
2.加强农村党员教育培训,建好乡镇党校、党员活动室,注重选派党员队伍外出培训,拓宽抓基层党建工作思路。